2023年4月12日,随着“新穿越号”盾构机刀盘破洞而出,由铁四院设计、中铁十四局施工的上海首条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2标盾构隧道顺利贯通,为我国首条串联“两座机场和三座火车站”的空铁直通线路加快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料图)
上海机场联络线从虹桥枢纽站出发,途经闵行、徐汇、浦东三区,最后到达上海东站。正线全长68.6公里,共设9个车站,设计时速160公里,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首批市域(郊)铁路试点项目和上海市首个新建市域铁路工程。
因紧邻两条铁路,盾构水中接收,基坑内填土灌水,确保基坑内外压力平衡。
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葛照国介绍,掘进以来,项目团队开发应用智能监测系统,依托可视化智慧施工系统和协同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对掘进过程中的周边环境、地质变化等进行实时监控、实时分析,及时调整盾构机切口压力、掘进速度、泥水参数等,确保隧道稳步推进。盾构掘进平均日进尺达到10.4米,最高月进尺达到576米,实现连续6个月掘进突破400米。
2023年4月12日,盾构机在自动拼装该标最后一环管片。
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2标盾构隧道为全线重点控制工程,隧道全长4939.8米,管片外径13.6米,采用一台14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掘进。该隧道是目前国内首条小间距、长距离并行运营高铁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全线并行沪杭高铁,最小距离仅8.1米。自2021年12月15日“新穿越号”盾构机正式始发掘进以来,先后穿越市政公路、轨道交通、桥梁、铁路等多处风险源,攻克长距离小间距并行沪杭高铁、近距离侧穿g60高速公路桥桩、浅覆土下穿李莘联络线等施工难题。
中铁项目总工程师陈辰介绍,上海机场联络线在国内首次采用全预制装配结构体系,开创了此类工程施工工艺先河。面对预制构件体量大、单构件尺寸大、安装节点精度要求高、拼装难度大等要求,项目团队成立工匠工作室,围绕全预制拼装开展课题研究,在国内首次研发弧形件精调装置,将拼装精度控制在1毫米以内;在国内首次研发应用中隔墙拼装设备,实现中隔墙的自动抓取到精度控制的智能一键式拼装,单月最高拼装达到1200米,创造了全线最快拼装记录。
电缆槽正在施工,每天进度100多米。
上海机场联络线工程建成通车后,乘客往来虹桥与浦东两大综合交通枢纽,由原来90分钟缩减至40分钟。同时还将进一步增强浦东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对长三角区域的辐射作用,服务长三角城市群,为提升上海全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栏目主编:张春海
本文作者:张海峰
关键词: